在线咨询
  • 无人机事业部
  • 医疗健康事业部
  • 安防事业部
  • 国际贸易事业部
  • 综合事业1部
  • 综合事业2部
  • 售后与技术支持
淘宝购买

扫一扫
淘宝企业店购买

点击这里

深圳轩展机芯服务热线

0755-83995265

18922812789

扫一扫

扫一扫
了解最新产品,获取产品参数协议

sony机芯服务热线

0755-83995265

18922812789

返回顶部

热销推荐

FCB-ER9500

FCB-ER9500

SONY FCB-ER9500已全面上市,主要性能特点:<br> 传感器:1/...

FCB-EV9520L

FCB-EV9520L

SONY FCB-EV9520L高清机芯模组主要特点:<br> 传感器:1/2...

SONY FCB-EW9500H 4M高清一体化...

SONY FCB-EW9500H 4M高清一体化...

SONY FCB-EW9500H主要功能特点:<br> 传感器:1/1.8英寸型...

SONY FCB-EV9500M 全高清MIPI视...

SONY FCB-EV9500M 全高清MIPI视...

传感器:1/1.8英寸型STARVIS CMOS<br> 视频输出:全高清(10...

更多产品推荐 >>
您的位置 : 首页 > 技术资讯

索尼dToF激光雷达AS-DT1:重塑多行业感知维度的全能选手

时间:2025-07-01  16:38:56  来源: 深圳市轩展科技有限公司  浏览数: 3

作为索尼在激光雷达领域的突破性产品,AS-DT1凭借全球最小最轻的机身设计(29×29×31mm50克)、±5厘米级测距精度、40米室内/20米室外超长感知距离,以及突破性的低反射率物体识别能力,正在重新定义工业级三维感知标准。

 

AS-DT1


索尼AS-DT1传感器不仅融合了索尼在光学镜头与工业相机模组领域的技术积淀,更通过dToF(直接飞行时间)技术与SPAD(单光子雪崩二极管)传感器的协同创新,实现了性能与体积的完美平衡。

 

一、多行业感知能手

1. 机器人与自动化领域

自主移动机器人(AMR):在仓储物流场景中,索尼AS-DT1可实时构建三维环境地图,精准识别货架、托盘及低反射率包装箱,实现厘米级定位导航。其抗环境光干扰能力确保机器人在强光照明环境下稳定作业。

 

服务机器人:餐厅送餐机器人通过索尼AS-DT1可感知悬空桌椅、动态行人,实现零接触避障;医疗配送机器人则能精准识别玻璃门、透明隔断等传统传感器难以检测的障碍物。

 

2. 无人机应用生态

基础设施巡检:搭载索尼AS-DT1的巡检无人机可对桥梁裂缝、高速公路标线磨损、水坝渗水点进行非接触式检测,其长距离测距能力减少人工干预需求。

 

地形测绘与农业监测:在测绘场景中,索尼AS-DT1可生成高精度三维点云数据,助力数字孪生城市建设;农业无人机则通过其感知作物行间距、土壤湿度差异,实现变量施肥管理。

 

3. 智能交通与车路协同

自动驾驶环境感知:索尼AS-DT1可部署于自动驾驶车辆前向感知系统,在20米范围内精准识别行人、车辆及交通标志,其抗强光特性保障隧道出入场景的安全性。

 

车路协同基础设施:路侧单元集成索尼AS-DT1后,可实时监测路口车辆排队长度、行人过街意图,优化信号灯配时。

 

4. 零售与仓储智能化

动态库存管理:索尼AS-DT1可穿透货架间隙,实时监测商品库存深度,其低反射率物体识别能力精准区分黑色包装箱与空货位。

 



无人零售场景:在自助结账通道,传感器可穿透购物篮识别商品,减少漏扫误判。

 

5. 建筑与安全领域

结构健康监测:定期扫描建筑外墙、钢结构节点,通过长期数据对比预警形变趋势。

安防巡检机器人:在变电站、化工厂等场景中,索尼AS-DT1可穿透管道间隙检测设备泄漏点,其铝合金外壳满足防爆等级要求。

 

二、技术突破驱动场景革新

 AS-DT1的核心优势在于解决了三大行业痛点:

空间与重量的极限平衡:50克重量使其可无缝集成至旋翼无人机、微型机器人等对载荷敏感的平台,延长设备续航时间。

 

复杂场景感知能力:SPAD传感器单光子级灵敏度,可识别透明玻璃、深色管道等传统激光雷达的盲区目标。

 

全天候作业保障:100,000 lux强光(相当于正午阳光)或低照度仓库环境中,测距精度保持稳定,突破传统ToF传感器的环境适应性局限。

 



三、未来应用前瞻

索尼AS-DT1的推出,不仅为无人机、机器人等设备提供了更轻量、更精准的深度感知解决方案,也为低空经济的基础设施巡检、物流配送、应急救援等领域带来了新的技术突破。这款传感器正在以感知之眼的角色,重塑工业自动化与智能系统的技术基座。

 


读过此文的人还读过